呵呵呵....
回饋以往... 有時就會噗嗞的笑出來,頓時也發現現在周圍的友人,原來好早以前就遇見了,那時有可能你是工作人員或者是其他隊的選手,我們沒有太多交集但卻在因緣際會下又遇在一起了...

這是一個有趣的圈子 :)


2010-06-29

首支聯合軍「台灣泰拳學院」以TBJJ台灣巴西柔術學院為主體,不過打敗擁有多項頭銜的強敵巴斯,頓時讓現場再度燃起熊熊鬥志!但紅藍雙方當時都是喬西的朋友,這是一場精彩的比賽,雙方都很棒!

此外,沒想到在搜尋比賽文章時,看到了自己當時寫的觀後感...頗激動哩

敖喬西 


男子組:
48公斤量級(參賽2人)

冠軍 古皓維(屏東縣立來義高中A隊)
亞軍 薛登遠(屏東縣立來義高中B隊)

51公斤量級(參賽2人)

冠軍 周明傑(屏東縣立來義高中B隊)
亞軍 高智譯(屏東縣立來義高中A隊)

54公斤量級(參賽2人)

冠軍 林承毅(屏東縣立來義高中A隊)
亞軍 蔡宗翰(台灣泰拳學院)

57公斤量級(參賽3人)

冠軍 烏尼亞子 (屏東縣立來義高中A隊)
亞軍 羅啟榮 (鐵拳格鬥運動館)
季軍 高瑋濂 (台灣武道館A隊)

60公斤量級(參賽8人)

冠軍 小河原尚起 (台北格鬥運動館A隊)
亞軍 黃永恆 (陽明大學散打搏擊社)
季軍 鍾傑 (台北格鬥運動館B隊)

季軍 Adam Materna (台灣泰拳學院)
第五名 邱比特 (屏東縣立來義高中D隊)
第五名 張震 (台灣武道館A隊)
第五名 杜偉杰 (屏東縣立來義高中B隊)
第五名 林瀚 (屏東縣立來義高中C隊)

63.5公斤量級(參賽4人)

冠軍 蔡昇諭 (台北格鬥運動館A隊)
亞軍 蕭博孟 (台北格鬥運動館B隊)

季軍 白元璋 (屏東縣立來義高中C隊)
季軍 藍榮昇 (屏東縣立來義高中B隊)

 67公斤量級(參賽9人)

冠軍 宋明諺 (台灣泰拳學院)
亞軍 巴斯 (協和拳館)
 季軍 Matt Ohagan (台北格鬥運動館B隊)
季軍 丹龍 (鐵拳格鬥運動館)
第五名 林子軒 (屏東縣立來義高中D隊)
第五名 郭韋辰 (屏東縣立來義高中A隊)
五名 廖元祺 (台北格鬥館A隊)
第五名 湯品庠 (協和拳館)

71公斤量級(參賽7人)

冠軍 張景雄 (台北格鬥運動館A隊)
亞軍 魏久杰 (台北格鬥運動館B隊)

季軍 陳立傑 (台灣武道館A隊)
季軍 王承豐 (傳龍會館)
第五名 鄭文翔 (龍虎門格鬥訓練館)
第五名 黃明哲 (屏東縣立來義高中C隊)
第五名 林子平 (屏東縣立來義高中B隊)

 75公斤量級(參賽7人)

冠軍 杜凱文 (屏東縣立來義高中A隊)
亞軍 Demitri Telfair(台灣泰拳學院)
季軍 Holland, Toby Michael(台灣武道館B隊)
季軍 林建廷 (台北格鬥運動館B隊)
第五名 傅彥盛 (台北格鬥運動館A隊)

第五名 簡明金 (屏東縣立來義高中A隊)
第五名 蘇輝煌 (台灣武道館A隊)

75公斤量級(參賽2人)

冠軍 Fabian Schneider (台灣泰拳學院)
亞軍 Moscoso Martin, Julio (台灣武道館B隊)

 女子組:

45公斤量級(參賽3人)
冠軍 葉念慈 (屏東縣立來義高中A隊)
亞軍 胡夢琳 (屏東縣立來義高中B隊)
季軍 高慧馨 (屏東縣立來義高中C隊)

 48公斤量級(參賽2人)

冠軍 徐翊綾 (屏東縣立來義高中A隊)
亞軍 何雅萍 (屏東縣立來義高中B隊)

 51公斤量級(參賽2人)

冠軍 杜佩玲 (屏東縣立來義高中A隊)
亞軍 馮皓芸 (屏東縣立來義高中B隊)

 57公斤量級(參賽2人)

冠軍 駱巧瑩 (屏東縣立來義高中A隊)
亞軍 余念歡 (屏東縣立來義高中B隊)

 60公斤量級(參賽3人)

冠軍 楊郁瑛 (台灣武道館A隊)
亞軍 江聖婷 (屏東縣立來義高中A隊)
季軍 洪羽婷 (屏東縣立來義高中B隊)

 團體獎:(男女合併積分制)

團體總冠軍 屏東縣立來義高中A隊 28分
團體總亞軍 台北格鬥運動館A隊 16分
團體季軍 台灣泰拳學院 13分
團體殿軍 台北格鬥運動館B隊 7分
團體第五名 台灣武道館A隊 6分

最佳精神獎博孟/台北格鬥B

最佳美技獎巴斯/協和拳館
最佳新人獎黃永恆/陽明大學
最佳教練獎葉俊雄/來義高中


JOSIE:

知道嗎...在比賽當天還有人問我比賽服是什麼?因為他沒有比賽服;比賽規則是什麼?因為他不知道有什麼不同... 

說真的雖然那時我掛武館管理,但當天我是支援大會的檢錄組,此外如果有來開選手會議的人原則上都會知道自己的褓姆是誰!!已經排褓姆給你們了(目前還沒有聽哪 家武館有的),也請教練做了【2次】賽前講習,講解業餘泰拳的規則、幫你們排戰舞,甚至還到貼了公告發了簡訊告知比賽服集體訂購的事,卻不主動回訊息,也 不主動看比賽規則(當然不是所有人),選手集合訓練二二六六,賽前講習二二六六,更扯的是輸了還給我跑人... 

有沒有想過,為了讓想參賽的你好好比賽,有多少人不求回報的付出(教練、褓姆團),但...但到了比賽現場還有一問三不知...不會覺得自己...真 的...不適合當一個【選手】嗎? 

(不是指咱家)比賽現場還有來檢錄組跟我硬拗,明明是紅方卻穿著藍方衣服來,叫他換正確的衣服,卻說他沒有...不能穿紅方穿藍色的嗎... 
還有檢錄了護具就是不能脫呀...還給我帶回隊上去穿的...或是檢錄完給我脫掉的...哇咧...這樣要檢錄組做什麼...

開幕不熱絡,閉幕輸了不見人... 

或許大會有不夠純熟的地方需要修正... 
但報名參加的人,既然同意了這場賽事,是否也應該尊重辦比賽單位的用心?

只不過四百元的報名費(不算保險)。要付場租、擂台、工作人員、隊伍的便當、器材、獎牌、獎盃、邀請佳賓來...真的...(69人報名參賽)如果有剩也 沒多少...想要比賽辦得好,參與的人也應該做出應有的水準?

【好了,喬西抱怨完了...】 


Kemp Cheng:

李教練說的沒錯有些refree會過度介入選手的動作..這點我看有幾個裁判操作的過程也是不太認同..基本上我是很放任選手的節奏,但是我有一場我判的 60KG級冠軍..雙方都一直纏抱選轉結果竟然整個摔出場外..嚴格控制選手禁止使用違規的摔法也是審判長一直對refree強調的..只要有用腋下挎 頸.或是勾腿與抱摔的動作出現就需要雙方"馬上"停止。 

其實大家都會 對judge的判決上有疑慮~不如好好問問看有 參加講習的裁判,或是這兩天有執法的裁判的看法!! 不知道當天有多少比例的選手或是教練知道"世界業餘泰拳(AMF)" 的記分規則?? 大家多半把一般印象中的"職業泰拳"去思考會不會有點天真 呢? 

就像把"職業拳擊"跟"業餘拳擊"混在一起?? 這會一樣嗎? 不一樣嘛~來打泰拳賽的選 手,我想應該幾乎也都是第一次打AMF的業餘泰 拳賽..不知道跟這些花整整兩天講習研讀過規則,通過考試再接受泰國官方的國際裁判教導之下的裁判們比起來, 到底是誰對"業餘泰拳規則"比較有SENS呢? 

當然多少會有些瑕疵但是基本上都還是朝著正確的方向去執行的。那場比賽4比1的那個"1"的裁判是只來比賽的第二天,沒有參與到第一天比賽,錯過泰拳顧問 指導我們的一個女生~ 其他四個裁判都一至判給杜凱文~~這是為什麼呢??因為 那個女生搞不清楚狀況!才會判錯嘛!! 

我非常不能理解大家為什麼都不去了解得分的規則..就再賽後一直抱怨?? 

到底什麼程度的攻擊可以得分~而什麼程度的攻擊是沒有得分效果的...大會請來的顧問在第一天中午看了大家的分數表,就發現judge會把貼身的肘擊分數 判進去..他特別強調,肘擊一定要乾淨俐落的揮擊敲到對方頭部,才能算是有效的得點,當天許多選手在雙方貼身之後,一直幹小手肘...大多數那些攻擊都是 屬於效果不明顯也不會記點的。 貼身狀態沒有控制對方的頸部沒有拉出發利空間的肘擊等等都包 含在此範圍之內。 Demitri的動作是比較符合泰拳~但是以得點分勝負來說他是輸了沒錯!(包括地板膝撞犯規扣的那分) 

我想除了哪個搞不清楚狀況的女生之外全部的裁判都應該會有一至的判決5:0。我如果有來判或甚至找審判長來判應該也是一樣的~ 

像陽明盃散打有人會瞧裁判不專 業,散打錦標賽打完,也有人瞧,台灣散打王..PRO FIGHTING..TMC..等等比賽打完也是一樣,現 在業餘泰拳比賽打出來當然不意外,不過還是希望打比賽的 選手 或是帶隊的教練,在參賽前請先主動了解比賽的規則,甚至參加講習!!!才不會懹自己的選手帶著懵懂參賽,帶著失望離 開~ 

說實在的這場大會真的水準非常高~部份量級甚至高過散打王的水準!!能夠集結不同類型的武術團體一起參賽真的是很不簡單~希望大家對整個大會跟裁判要更認 同更支持~甚至主動參與裁判團隊的工作!這樣才能讓裁判團隊更專業又更具水準! 

坎普 鄭宇哲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敖喬西 Josie Ao 的頭像
    敖喬西 Josie Ao

    喬西的伍肆叁 AoAo's Sharing

    敖喬西 Josie A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