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年臺中市主委盃國術錦標賽
競賽規程
一、宗 旨:為推行全民運動,宏揚中華固有國粹,積極提倡國術,普及於社會及學校,提升國術運動水準,培養優秀人才,為國爭光。
二、指導單位:臺中市政府、中華民國國術總會、臺灣省國術會
三、主辦單位:臺中市體育總會
四、協辦單位:臺中市西區公正里辦公處、臺中市南屯區文心里辦公處
五、承辦單位:臺中市體育總會國術委員會
六、競賽地點:臺中市西區向上路一段577號(萬壽棒球場廣場)
七、競賽日期:101年12月16日星期日 當天08:30報到,預定17:00閉幕
八、競賽方式:
- 傳統國術
(1).單練組:組別分為幼幼(幼稚園)、國小高、低男女組(4、5、6年級為高年級組;1、2、3年級為低年級組)、國中男女組、社會男女組(滿16 歲以上),項目分為南拳、北拳、
內家拳(行意、八卦)、刀術(單刀)、槍術、劍術(單劍)、棍術、大刀術(關刀、朴刀、斬馬刀),奇兵器(無列在以上項目之兵器),雙兵器(雙刀、雙劍、雙鉤、雙眼)。
(2).對練組:組別分為幼幼組、國小組、國中組、社會組(滿16歲以上),拳術、兵器皆可報名,人數2人1組。
(3).團練組:組別分為幼幼組、國小組、國中組、社會組,人數(4 – 6人)區分拳術團練及兵器團練,不分男、女組,皆可報名。 - 其他
(1).白鶴拳: - 單練組:只限社會男、女組(滿13歲以上)。
(2).太極拳37式: - 單練組:只限社會男、女組(滿13歲以上)。
- 團練組:只限社會男、女組(滿13歲以上)。滿4 – 6人以上,不分男、女組別。
九、獎勵方式:
- 單練:各組別、各單項取前5名均頒發獎牌、獎狀。
- 對練:各組別、各單項取前4名均頒發獎牌、獎狀(2人選手均有)。
- 團練:各組別取前4名均發獎盃乙座及獎狀。
- 團體:各組別取前4名均發獎盃乙座及獎狀。
- 指導獎:敘獎依據,限(第4點團體總成績)前4名之單位,並以乙人為限。
十、個人與團體成績評分方式:
- 團體成績依個人單練成績為準。該組別、單項中得第1名計7分,第2名計5分,第3名計4分,第4名計3分,第5名計2分,依此計算若積分相同,則以第1名人數多寡決定名次。
- 若該組別、單項有同分者,則依裁判所給高分數最高者為優,若再有同分,則比原始低分數最高者為優。
- 幼幼組、國小組、國中組須以本市學校名義報名,該隊需超過(含)四人才予以於記分。
- 民間參賽或外縣市團體不以計分,社會組則無此限。
十一、 罰則:
- 競賽需穿著國術服,如穿著一般運動服或其他款式之服裝,在評分表服裝分數欄內扣3分。
- 於組別、單項中所實施套路,非該組別、單項所規定之實施套路,該選手於該組別、單項則予以0分計算(如:南拳項目打北拳套路)。
- 為維護環境整潔,未依大會規定進行垃圾分類與處理,經大會示意改善而未改善者,該單位所有個人項目、對練、團練、團體項目成績,均扣5分。
十二、 報名資格:
幼幼、國小報名需繳交在學證明書、國中組需繳交學生證影本、社會組需繳交身分證影本,為簡化程序,由各單位自行負責,保證該選手所報組別無誤,如有異議須主動提出證明,若無證明或資格不符,將依切結書內容,無條件接受,繳回獎盃、獎牌及獎狀,該單位所有參賽選手,無論單練、對練、團練、團體各項目均禁賽乙年。
十三、 報名方式:
- 有關比賽報名、釋疑等相關問題,可向蕭副總幹事洽詢,聯絡電話(04)2495-3328 聯絡時間:am10:30~12:30 pm14:00~16:00
十四、 報名費用:組別單項每人每單項300元整,對練每組400元整,團練每組700元整。
(大會將提供餐盒給參賽選手與四人以上單位之領隊與教練各乙客)
十五、 注意事項:
- 傳統國術比賽項目內不含競技套路(如:甲組、乙組與新武術套路),本會亦不接受該項目參賽。
- 填寫報名單,請至本會網站下載格式,並請用Word新明細體填寫,填寫後請回傳。
- 報名參賽選手,務必掃描一張兩吋照片並在後面註明姓名,附在報名單內一併回傳。
- 各報名表單內領隊建議為該單位負責人(如:校長或館長),教練僅限乙人(以報名表單A1為敘獎依據,如有2人以上,本會僅擇一核發乙人)。
- 報名參賽單位,須在報名截止日前附上報名表、相片、報名費,缺一將視同手續未完成,本會將不予報名。
- 費用請用郵局現金袋或匯款入臺中市第二信用合作社,戶名:臺中市體育總會國術委員會,金融代號:146(臺中市第二信用合作社),分行別:0096(中興分行),科目:002,存戶帳款:1051178,匯款後請掃描匯款單,並附在報名單內一併回傳。
- 若不方便掃描照片與匯款單,請寄至臺中市北區永興街29之1樓,臺中市體育總會國術委員會收,電話:04-2236-2081、0936-874626,請以掛號郵寄郵戳為憑。
十六、 本會將在報到時核發選手證,憑此證入場比賽。
十七、 若有未盡事宜,則於比賽時再宣佈。
場次;________
單位 |
|
組別 |
單練 團練 對練 |
|
姓名 |
|
性別 |
男 女 |
|
評分動作內容 |
百分比 |
得 分 |
||
服裝、禮節、儀容 |
10分 |
|
||
動作招式 |
手法腿法是否正確 步法是否正確穩定 跳躍高度及動作優劣程序 |
30分 |
|
|
勁力協調 |
力量是否足夠 用力是否順暢 平衡度如何 手、眼、身法步、整體性之協調程序 |
30分 |
|
|
精神韻律及特性 |
精神是否飽滿 節奏韻律是否有表現 拳術套路之特色是否有表現 |
30分 |
|
|
實得成績 |
|
主審裁判:__________________ 評分裁判:__________________
場次;________
單位 |
|
組別 |
單練 團練 對練 |
|
姓名 |
|
性別 |
男 女 |
|
評分動作內容 |
百分比 |
得 分 |
||
服裝、禮節、儀容 |
10分 |
|
||
動作招式 |
手法腿法是否正確 步法是否正確穩定 跳躍高度及動作優劣程序 刀劍、刃處是否觸及身體 劍穗、刀布是否處有礙動作 刀劍、槍頭是否觸地 器械是否正確使用 |
30分 |
|
|
勁力協調 |
力量是否足夠 用力是否順暢 平衡度如何 手、眼、身法步、整體性之協調程序 |
30分 |
|
|
精神韻律及特性 |
精神是否飽滿 節奏韻律是否有表現 兵器套路之特色是否有表現 |
30分 |
|
|
實得成績 |
|
主審裁判:__________________ 評分裁判: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