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班目前的年齡層是6-13歲之間,因為增加了不同風格的練習對手,學員進步的速度也越來越快,並且每堂課的對練中都可以看得到小朋友使用出真的很酷!
毅徽和雅森是一對開心的練習夥伴,一開始他們二個人的共同策略就是成為龜形大師
廷豪(中)在場下總是懶洋洋的表情,不過這也是他的欺敵之術,往往對手一鬆懈就被他摔到地方
瑩瑩和毅徽在新人組裡很亮眼,總是能做出當日教練教的技術
兒童班目前的年齡層是6-13歲之間,因為增加了不同風格的練習對手,學員進步的速度也越來越快,並且每堂課的對練中都可以看得到小朋友使用出真的很酷!
毅徽和雅森是一對開心的練習夥伴,一開始他們二個人的共同策略就是成為龜形大師
廷豪(中)在場下總是懶洋洋的表情,不過這也是他的欺敵之術,往往對手一鬆懈就被他摔到地方
瑩瑩和毅徽在新人組裡很亮眼,總是能做出當日教練教的技術
嗯,你這是肌肉扭傷、挫傷....傷,那就休息、休息、休息....
OMG...要運動員或是有固定在運動的人不能動,簡直是要了他們的命...,還記得之前自己腳骨折,每天要跳上跳下(家住3樓公寓、走路到車站要5-10分鐘、得換捷運再走路到公司、公司在B1),包了一個禮拜的石膏我就覺得身體重量不平衡決定在打石膏後10天拆掉,影響生活作息極大,更別說還要做什麼運動了,會想急著拆石膏另一個原因是,才過第三天二隻腿的粗細差異已經明顯到自己看了就想哭,忍到第10天請醫生再做評估,只要骨頭已歸位癒合不會影響過大,醫生允許拆除,拆完的第一時間對於行走時頗為困難,完全使不上力,好像少了一隻腳一樣,之後開始從伸展、肌力重新練習漸漸的恢復正常。
以下為節錄至運動筆記SPORT NOT
對於運動員而言,運動傷害復健的目的不僅是恢復到足以應付日常生活所需的活動,而是以讓運動員重返賽場為主要目標,所以對於復建的要求就較一般復建來得 高。運動員在接受了醫生的治療後,待受傷部位恢復到一定程度時,須加入「運動治療」,即在受傷的部位進行一系列漸進式訓練,階段性地重建運動員的肌力、柔 軟度和關節活動範圍。
一般醫師不了解運動員的特殊需求,對於運動傷害的建議通常為「休息」,但是過度的保護,往往使受傷部位失去治療佳機而發生肌肉萎縮現象,延長運動員重返賽 場的時間。例如:之前排球年輕國手著地時撕裂十字韌帶,當時醫生做法是手術縫合後打石膏一個月,避免韌帶再度受傷,但是人體肌肉僅一個禮拜未活動即會萎 縮,故該名國手拆除石膏後至少需半年以上才有可能重回賽場。所以,對於運動員的運動傷害處理需要專業運動防護員的傷害評估,輔以運動物理治療,促進身體活 動、預防傷害再度發生、回復身體最佳機能。在階段性的復健過程中,物理治療師與運動防護員須互相合作,共同提升運動員的身體機能表現。
以前呢...受傷了,或許年輕力壯恢復得快,現在隨著年齡從一字頭...轉二字頭...再轉入三字頭後,發現僅管是輕微的運動傷害,後續的隱隱作痛時間越來越常,也認真開始執行傷後的復健動作;有些人來武館詢問課程總是會問到會不會受傷,我只能說我們會盡力做好任何可能的防護措施(熱身、技術教學和收操伸展),但無法保證你一定都不會造成傷害,國民運動之一籃球也可能造成受傷,游泳、跑步甚至是你走路逛街,都有可能因為種種因素而造成或大或小的傷害,那麼如果擔心傷害造成待在家裡就萬無一失了嗎?我想這答案...大家能理解的 :)
最近在看各式各樣訓練和防護的課程與文章,首先要謝謝學員SCOTT A.如果沒有他的建議:新竹有開設短時數的CPR心肺復甦術和AED傻瓜電擊器的小型宣導課程,不然我可能又漸漸遠離了我之前的目標(運動防護員)。
我們都知道運動對我們很好,鍛鍊肌肉也對人體很重要(不是指把自己變成金剛芭比),並且體適能課程、健身教練課程在坊間也有很多專業資訊可以獲得,只是往往 用自己想法在練習的人也佔有一定的比例,為了避造成更多、更大或是隱性的運動傷害,先來注意一下錯誤的姿勢與施力點會造成什麼樣的嚴重性傷害,下次在進行 重量訓練或是交叉訓練時,也多注意一下相關細節,可以協助你提升訓練的效果。
在運動筆記SPORT NOTE網站提到,「五種造成運動傷害的錯誤姿勢」(其翻譯自)若想看詳情,煩請點至該相關網站,謝謝!
以下影片是我的前教練JEFF的一位巴西柔術教練他的兒子的比賽,孩子的年齡約5-7歲左右。
兒童的賽事可以在比賽中看得出來相當安全,只要到位了裁判即會宣佈停止,並宣判優勝者。
兒童的柔術運動,因為不需要過度的拉筋(從各個教練的身高...我想應該很有說服力了),並且可以利用簡單的招式讓對手降服。
在訓練過程中,體力、肌力與肌耐力都會使用得上,對於身體的感知與協調性也會有大幅度的提升;透過學習時對教練、助教與同伴的尊重,孩子們也會增加個人的自律性,家長們不妨和您的孩子一起親身體驗 :)
一屆比一屆令人腎上腺激增的賽事,夏季檔已告一段落了,感謝所有參與的武林同好、支援活動的團隊精英,前一晚送上台南府城美食的寧海兄,以及早上一下班就從高雄趕過來參賽+提供額外獎品的文宏兄,謝謝各位的支持、協助與贊助,使得賽事增添不少光彩,真心的感謝各位!
在這一屆中,各量級選手們也拉出了實力戰,然而也有不少新銳加入了D級賽事的戰場,看到近日來總合格鬥在亞洲不斷蓬勃、不斷成長,MMA在亞洲最大的組織也對於台灣選手們的贊賞,相信例行賽事持續舉辦,大夥兒們持續練習與技術成長,在不久的將來都有機會至海外進行國際賽事!
恭喜JENNIFER NORRIS、黃柏宇順利取得巴西柔術藍帶晉級測驗
經過一番波折,艱困的考試,終於又通過了2位藍帶選手!
看到臉上的表情如此雀躍,你就知道這這藍色帶子取得有多麼的不容易,但這也是實力的展現,巴西柔術如此令人難以抗拒、迷人的地方,除了技術可以進步再進步,黑帶之上還有好幾槓等著你,集滿了槓數還有紅帶等著你,巴西柔術是一個可以一路玩到60-70歲甚至更久的武術。
巴西柔術可柔可剛可攻可防,給你的不只有運動,而是在這運動中你還可以額外獲得實際的防身效果,並且是溫和而不暴戾的。
在發佈被獎勵夥伴之前要先恭喜所有的夥伴踏上武術運動之路,在這裡的教練群想帶給各位的是實用的武術運動,因此在各個獲得晉級、晉槓的的學長、學員們,是獲得教練關察多時而決定的,在巴西柔術項目中沒有自由晉槓和晉級的個人選擇,一切都是以教練對各位的表現評估才會發放與表現評估包括:對巴西柔術技巧的認知、巴西柔術實戰的運用;參加比賽的表現當然也是評比的一環,但並非只有拿到冠軍的人才有晉級的資格,將會是由各位學習的年資、技術的運用、感知對手的靈敏度來做判斷,等列入合格名單後才有機會參加晉級測驗。
巴西柔術的帶子分為幾種,除了黑帶以上其他顏色的帶子滿四槓後有晉級測驗的權利
然而在兒童班中,16歲以前最多晉級到綠帶,並且不管成人或兒童每個帶子要求的基本年限也不同,不只要有實力還要穩紮穩打,也因此巴西柔術的黑帶很有價值。
每間道館和每位教練的風格不同,要求晉級的標準也略有差異,在TIM CARTMELL)教學體系下,要學員除了在該帶子待上一定時間、實戰運用並且要能夠教學,因此「技巧」、「教學」、「體力」、「感知」、「應對」的能力在的巴西柔術晉級中佔為主要的項目!
又來補充日記和花絮嘍~
今年度一連串大大小小的比賽,讓這些業餘選手們除了平日工作、課業壓力、照顧家庭外,還要再撥出更多時間來練習!
在去年底JEFF駐館教練來此,我們很幸運的是有一位有多年資深經驗的格鬥巴柔教練,並且他的中文、英文都很流利,所以在學習動作上讓學員吸收更快,語言也會是一個造成學習阻礙的因素,往往重點、關鍵在不同的語言上會有著不同的表達方式。
同時看到大家表現,真的讓人很開心,有些較資深的學員已踏入高階組的試練,和技巧更精進的對手較勁,一樣有著很棒的表現,然而讓人欣慰的是,學員的風格也改變,讓比賽看起來是有技術性、柔和,真實的去感受對手變化,去像下棋般的加以控制和反制,而非一昧帶著侵略的暴力感,當然這是我的想法和觀察,後期練習巴西柔術時發覺穩定控制和技巧的運用,能和對手以較溫和的方式互相較勁和練習,在有限的時間和空間裡把所學的技巧運用自如,是令人感到最迷人的地方。
一切都很巧,時機剛剛好!有機會遇上到遠從美國要飛往上海受邀辦研習班的TIM教練,也剛好在開幕這天再添一筆喜氣和人氣!
今天的研習在小聲小息中湧入大量報名人潮只好提前剎車截止報名活動,對於來不及參與的朋友只好說聲抱歉,原先只是慶祝開幕的小活動沒想到卻吸引了眾多武林同好參加,在場的從入門、白帶直到黑帶都有,真的好不熱鬧!
在這天的研習班分為二個階段的課程,不著道袍的巴西柔術NO-GI與著道袍的巴西柔術GI。
我想技術千千萬萬種,組合招式因人而異,但是最特別的是「概念和原理!」只要你知道了「為什麼」和「是什麼」,所有招式都可以通用,不管以何種技巧變化,都可以達成你想要的目的!
TIM來台灣後,每天早上都會到武館來先運動一下,不是只有小熱身甚至包括拳腿的沙袋練習,51歲的他每天都保持運動與活動,讚唷!
昨天的中午餐敘TIM教練又分享了一些收穫,聽著他的分享也讓人成長和領悟了許多!
問:想要再到美國和TIM教練學習,因為似乎越高段的人可以練習的對手較少...
TIM:能和高段的人練習當然會進步,但是其實和各種等級的人練習都可以讓你進步!個人會很多動作、技巧很好,而當你和較初階的人練習時,如何一樣保持放鬆和輕柔是很重要的,只要當你開始感覺到有一點用力,那就代表你還有進步的空間。
和初階的人練習時,並不需要每一次都要讓他降服TAP,你可以試著放鬆一點,或是晚一點做技巧,看看當你被控制更多一點時,你可以如何不費力的運用所學,並且成功解脫。
前一晚武館結束後已是11點多了,隔天一早五點起床前往桃園機場接機,說真的有點疲倦,但是一路和TIM教練聊天,從中的收穫讓我決定還是儘快把這領悟和大夥兒們分享!
PS. 以下對話全程使用中文唷!
TIM從小約10來歲就開始練習武術、瑜珈,並且一心嚮往學習東方武術,直到大學時即促成他取經之路!
我:為什麼當時選擇台灣?
TIM:在八O年代時大陸並無完全開放,加上許多很好的武術老師也都遷移來台,以及友人向他推薦若要學中國武術台灣是個不錯的選擇因緣際會下來到了這裡。
兒童防身柔術Kids Jiu-Jitsu
在兒童班的初期是由Anto教練和小鳥老師努力經營而成立,而當Anto教練不得不為博士班報告屈服時,改由Jeff教練接手,不一樣的風格、不一樣的訓練模式,但卻都是同樣的用心和為孩子們著想的出發點!
在這裡的孩子們不是沈默不語,上課時從頑皮搗蛋不受控制到學會尊重長輩和夥伴,不但提升了保護自己的防身技巧,也學會了幫助夥伴的溝通協調。
一開始,男孩和女孩總是分開進行,只想和自己想要的朋友練習,但現在,他們很樂於接觸新朋友,並且當有新夥伴加入時,也樂於協助他們一起學習!
這幾年MMA在亞洲快速的發展,相關的武術項目也接著掘起,當然要能持續增加武術人潮,持續的推動和活動也需要有心人士的大力支持。
這場由台灣巴西柔術學院TBJJ所舉辦的道館聯賽NO-GI,也讓許多國內外好手一起參與,這次參加的夥伴們反倒是MMA訓練選手為主,看來大夥兒對於全方面武術練習也越來越感興趣和熱誠了!
要先來個賽前技術講習,柔術運動的樂趣,因為少了打擊部份,所以小小孩到大大人都可以參與
好哥兒們
忙忙忙!
現代社會忙著賺錢、忙著工作、忙著家庭、忙著聚餐、忙著暴飲暴食、忙忙忙...卻忘了給自己紓壓和健康一下
在這麼高壓的社會中,學員LONGXI和大夥沒什麼不同,白日忙於工作但在晚上總會排定個的人運動時間表,館長、教練看著他從毫無柔術、MMA基礎,到現在參加大大小小的武術賽事並且也獲得佳績
恭喜LONGXI
以往以為減重似乎是女孩們的專利,而每到了比賽季節控制體重變成了男孩們之間的次要話題(除了技術研究、戰術破解),不過學員大多是打和自己自身體重差不多的量級,但是為了一次過磅通過,還是為謹慎些做好準備!
記得上回到了澳門隨同選手去參加LEGEND 武林傳奇MMA賽事,在過磅的前一天巧遇一起來試磅的中國選手,
蝦米他還有七公斤要減....吃驚的看著他卻一派輕鬆狀說:喔...看來今天不能吃飯了,等等再去跑個步。而過磅當日...他卻只差100克,而再度複磅時也輕鬆通過...
真想知道一夜之間這近7公斤的水或肉是跑哪兒去了... 太猛了!
STEVE MCKAY
唉唷喂呀...
今天整理照片時才想到...對厚我竟然忘了上傳這個好消息,真是...不應該!不應該!不應該!
柏宇爸爸咧...是咱們家兒童防身柔術小琤琤的爸爸,常常小琤琤在上課時柏宇也會在遠處陪同,而小琤琤的花媽則是會幫大夥兒留下美美的照片真好!
在高壓的社會中,很嘉許這些仍撥空出來運動的好家長們,除了讓自己的孩子上才藝班、防身術之外,自己也願意一同參與,果然言教不如身教,讚!
恭喜柏宇爸爸本次獲得二條槓的殊榮!